在“温暖陪伴”的队伍里,有这样两位灵魂人物:蓝琼和紫薇。她们是项目的发起者, 是活动的组织者,但她们说,自己最大的身份,是这场温暖之旅中“最大的受益人”。 ![]() 今天,让我们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,聆听“红马甲”背后,那份关于爱与成长的私人叙事。 蓝琼:“是陪伴,教会我如何爱自己的父亲” 镜头前的蓝琼老师爽朗爱笑,但很少有人知道,最初的她“有点小洁癖”, 第一次去养老院甚至没有勇气走进老人的房间。 转变发生在她第一次真正握住一位老人的手。那是一位90多岁的老者,已无法言语。 在长达一小时的陪伴中,老人只是用力地按压她的手心作为回应,在她离开时紧紧攥住不愿松开。 “那一刻,我的心被击中了。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连接,无关言语,直达心底。” 而这份温暖,最直接地流向了她自己的家庭。“每一次活动回来,我都会想,今天要给我爸买点他爱吃的, 坐那唠唠家常。”蓝琼坦言,是这些陌生的老者,让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爱最熟悉的家人。“现在我和我爸 的沟通特别顺畅,这是我通过温暖陪伴获得的最实在的成长。” 紫薇:“我是最大的受益人,因为爱总在循环” 作为养老机构的负责人,紫薇老师是“温暖陪伴”项目最坚定的后方基地。她见证了太多温暖的瞬间: 老人学会说“抱抱”和“爱你哦”、隔空拥抱时众人落泪、志愿者们自费为老人买西瓜、捐物资…… “别人看到的是我们在付出,但我却觉得,我才是被温暖滋养最深的那个人。”紫薇老师动情地说, “老人们的开心,是我发自内心的开心。我们付出爱的同时,一定在收获爱。温暖别人的同时,也一定在温暖自己。” ![]() 从最初的试点摸索,到如今规范运行的三大板块,她看着项目像孩子一样长大, 也看着志愿者们在一场场活动中变得柔软、耐心、更有责任感。 “我们如何对待今天的老人,就是在为明天的自己树立榜样。” 她们的共同期待:让温暖成为一场双向的奔赴。 ![]() 两位老师的故事,是所有“温暖陪伴”志愿者的一个缩影。在这里,没有单向的施与受,只有一场场 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影响,爱与爱的双向循环。 ![]() 许多志愿者在活动后,都会迫不及待地给家人打电话;大学生会决定假期一定要回老家看望 爷爷奶奶;为人父母者,也开始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。 ![]() 这,就是“温暖陪伴”超越活动本身的更大意义——它修复的,不仅是老人的孤独,还有我们与家人、与自己的关系。 ![]() 您,是否也想成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?成为“红马甲”,您付出的将是时间与爱心,收获的却可能是 生命的启迪与家庭的和谐。 ![]() # 关注我们,不错过下一次活动招募。 # 成为我们,用您的专业和爱心,照亮另一个生命。 上期故事: 下期预告:《十年陪伴,温暖从未离开》——看一个草根项目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。 洛阳市义工联合会温暖陪伴项目介绍: 为老志愿服务 《温暖陪伴》更多关注的是老人精神生活,旨在倡导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风气 ,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 项目目标 1、养老机构,一对一心灵陪伴及文娱活动。 2、社区服务, 为建设洛阳付出贡献的离退休人员,文娱及陪伴。 3、走进英雄,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退役军人。 此项活动的理念为:服务老人,呵护心灵,成就自我。 责任编辑: 洛阳市义工联
|